12月29日,在方雨第4届个人年会上,特别擅长发现新风口,把握新机会的小红蚁APP创始人奕龍,以深耕新媒体行业及社交电商、直播板块多年的经验和自身案例,为大家指出新媒体下一个风口具体在哪,该打哪,并深刻剖析了直播行业生态,干货十足,价值百万!
以下内容为嘉宾分享原稿整理:
小红蚁APP创始人奕龍
首先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今天来到这场大会,是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和商品进行推广销售的,是为了所谓的流量来的?今年大家都过得比较艰难,说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但大家是否有仔细想过,真的是因为疫情吗?其实不是。本身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就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己所选择、从事的行业会遇到发展期,瓶颈期,没办法避免,不过是疫情加速了而已。
现在大家都在聊新媒体的下一个风口,其实在场诸位90%以上的人都有错误的理解,这些年我们为什么总是走在别人后面走在风口后面,为什么每次都要复制、模仿、学习?为什么不能在年走在别人前面一步?
1
你看见的风口早已不是风口
到底什么是风口?今年很多人认为直播带货是风口,你们是否有想过,当我们拿出手机突然想买东西时,会打开哪一款APP,相信大家会打开淘宝、京东等拥有电商属性的APP,绝对不会打开抖音和快手。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思考过另外一个问题,抖音和快手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有人说带来经济增长点,带来更多GDP,这没问题,直播属于新经济,新消费。但在抖快,无论你听到几千单,几个亿的销售额,基本上大家的共同认知都是“便宜”二字。
仔细思考一下,一个商品便宜到极限只有两种原因,要么老板贴本卖,要么商品质量有问题,否则不可能低于成本价去卖。
看似抖快为商品拉出很多增长点,但它们破坏了很多传统业务的逻辑和业务线,导致很多产品渠道的价格做不上去,销量做不上去。整体来说,两个平台并没有一定意义上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
现在很多人开始认为直播带货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是自己的新机会。无论是主播,还是商家参与,还是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渲染。但其实,这个赛道只适合专业的人玩,并不适合每个人玩。双“十一”过后,各种关于直播带货的翻车现象接踵而至,包括汪涵、辛巴等网红明星。即便没有翻车,背后的数据也很有猫腻。
大多数人只会看表面的数字,并不会深入思考,然后盲目进入这个行业。很多时候直播带货往往付了广告费,并没有什么收获与结果,比如双“十一”时,很多企业和商家都孤注一掷,结局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良好。
短视频带货等都是风口吗?我记得前两天有朋友问:“我做抖音直播、快手直播、淘宝直播,为什么直播间没有人,该怎么把货卖出去,怎么让别人刷礼物”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候真懒得回答。拿抖音平台来讲,如果每个人的直播间都有人,都有播放量,请问为什么还要开发推广付费流量。
第二点,如果说我们在座的各位,以及全中国人都知道直播短视频是风口了,假设原来抖音只有一万个直播间,现在有一千万个直播间,流量这么大,怎么平均分配到每个直播间?这个赛道只会留给专业的人玩。而且今年4月份,抖音更改了政策,现在全国各地做MCN机构、直播基地的,90%以上几乎都处于摆设状态。现在迎合政策,拿到政府补贴,甚至与政府、企业联合,主播也很好招,直播间很好搭建,但是最终商品是否可以卖出去,我们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深思反问自己,是要盲目进入一个不懂的行业,还是应该把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做产品就做产品,做销售就做销售,想做好一个直播基地,核心一定是做好教育、培训,外加流量的获取和共享。
比如今天在场有很多人说自己是做供应链的,一手有货源一手有渠道,每个人都能拿到所谓的货源和源头价格,那么,请问现在整个市场做供应链的才有多少?很多人觉得好像“低价产品”是在做贡献,但有没有想过,当真的源头和消费者打通的时候,政府会支持你们从源头到消费终端吗?这会让多少人失业。
现在大家都说直播和短视频可以获取很多公域流量,但你仔细拿手机看一下,装了多少款APP,你这么一个流量被重复计算了多少次,你又是抖音的用户,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