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开学第一课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复制链接]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新型冠状病*肺炎的潜伏期、感染的临床表现、如何传染的,知道如何预防。认识新型冠状病*肺炎可防可控,消除紧张心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防护知识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肺炎。

教学难点:

新型冠状病*肺炎的病理知识。

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人,80高龄,去一个别人想跑,他却要去的地方,仅因为国家一声召唤。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去干什么?为什么要去?学生回答。

这个病*怎么这么厉害,下面我们来看下它的真面目。

出示PPT新型冠状病*图片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肺炎?

新型冠状病*肺炎(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2(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2,SARS-CoV-2)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SARS-CoV-2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

老师小结:新,是因为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它。冠状是因其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明显的棒状粒子凸起,形状好似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而得名。除了这个病*,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病*呢?(普及传染病知识)新冠病*与普通病*相比,寿命要长一些。

2、新型冠状病*肺炎的潜伏期:

从观察情况看,新型冠状病*潜伏期大约在10天左右,最短的潜伏期有1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14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老师:这样大家是否明白为什么要隔离14天了。被感染了与感冒症状非常相似,有哪些症状呢。学生回答后小结

3、新型冠状病*肺炎感染者的临床表现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表现,严重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凝血功能障碍和多脏器衰竭等,危及生命。

老师:我了解了症状,我们来排查一下是否存在被感染。有没有发热、乏力、干咳症状,有,一定要及时报告,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哦。没有,再检查一下是否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4、如何判断是否感染:

一看接触史。近2周内是否去过湖北武汉,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的地区;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是否有与新型冠状病*感染者的接触史?

二是看症状。新型冠病*感染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呼吸道分泌物不会太多,少数患者伴有畏寒、鼻塞、流涕、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三看体温。如果体温异常,医院检查,并继续检查体温动态变化。如果进一步恶化,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体温轻度升高,无其他症状者,可以在家观察。

老师:经过大家的判断,自己没有接触过感染者,身体正常。这很好,但病*并没有离开,防控意识不能松懈。专家说新冠病*非常“狡猾”,藏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

5、流行病学:

传染源:(出示PPT,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等图片)

开始可能是动物,现在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经消化道传播。除上述传播途径外,长时间暴露于密闭环境中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途径。因为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2(SARS-CoV-2),需要注意粪便及尿液造成的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等途径。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老师:因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采取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帮助学生理解国家防控措施)。如果自己打喷嚏或咳嗽你会怎么做,体现你的文明素养,又保护他人?

生答,老师小结:用餐巾纸或双手捂住口、鼻部,以防止病菌扩散;如果来不及取餐巾纸,可采取“袖口遮挡法”,即用衣服袖管的内侧遮掩住口鼻部,同样可以防止唾沫飞舞;使用过的餐巾纸不能随地乱丢,应丢入垃圾箱内。立即去洗手;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正对他人交谈,说话语音不要过大,避免口沫四溅。

疫情完全控制前,防控病*我们怎么做呢?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

6、怎么预防新型冠状病*肺炎?
  

外出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加强锻炼、规律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不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

室内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和人多集中的地方。

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