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广告真是无处不在,现在就连“听歌”这种绝对的休闲放松时刻,它也要来杀个猝不及防。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使用QQ音乐期间,歌曲切换时遭遇了自动插播的语音广告,时长约为15秒,非会员不可关闭或跳过。
明明知道用户享受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隔离”“沉浸”,QQ音乐为何还要如此狠心,非要用广告来进行“精神污染”?
“只是小测试”
对此,QQ音乐官方在5月26日也做出了回应:这是此前为一些歌手的新歌宣发,在非绿钻会员用户中进行个性化语音推介的小批量测试。
同时,QQ音乐也在回应称,“并未收到任何绿钻会员声称听到新歌语音推介的真实反馈。”
许多用户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原来,这又是一个让人充会员、付费的套路。
关键是,QQ音乐这一行为在法律层面上完全站得住脚。因为每位使用QQ音乐的用户都同意了《QQ音乐服务许可协议》,而在这份协议的第七款中,腾讯方面清楚的写到,“您同意腾讯公司可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自行或由第三方广告商向您发送广告、推广或宣传信息(包括商业与非商业信息),其方式和范围可不经向您特别通知而变更”。
语音广告自然也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并且由于每位用户都同意了这份协议,QQ音乐搞“小测试”顺理成章。
QQ音乐在音乐版权方面优势明显,让许多歌迷“想卸载也不能”,用户高度的粘性让其大胆变成国内第一个敢在音乐播放过程中插播广告的平台,但目前反对、抵制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暂时还不知道QQ音乐会不会将此功能下架。
该功能国外早有先例
“歌中插广”模式的推出,其实并非QQ音乐的原创,而是来自全球音乐流媒体服务“老大哥”:Spotify。
对于Spotify免费用户来说,平台使用体验简直一言难尽:不能切歌、听歌中途有广告(长达30秒),播放受限、不能下载及仅能享受普通音质音乐。
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其数据之华丽让人顶礼膜拜:亿美元的估值,为60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超1.4亿的用户总量、万的付费用户、近70%的全球音乐版权……
同时,广告给Spotify带来的收益相当可观。根据Spotify发布的年Q1财报显示,免费用户带来的广告收入为1.48亿欧元,同比增长17%。
更加重要的是,Spotify聪明地拉开了付费用户与普通用户之间的使用体验差异,平台付费转化率超过45%。
这当然是QQ音乐想要达成的目标,培养国内用户的付费习惯,将“听歌入会”变成刚需。
毕竟作为商业公司,QQ音乐也需要创造利润带来价值,平台积极培养版权付费意识,也对音乐产业发展也有一定助力。但是,Spotify的音乐内容库对于所有会员都进行开放,并没有单曲或者专辑购买这种额外付费环节,这几点恐怕是QQ音乐难以做到的。
并且,从用户情感上出发,QQ音乐的做法显然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一方面,听歌中途插播广告降低了使用体验;另一方面,QQ音乐利用自己具有垄断乃至一家独大的强势地位对用户形成压迫,让用户被迫接受了规则,还只能忍让,长久下来,这必然会影响平台的口碑与形象。
试想一下,今天平台为了让你付费开始中途插播一则广告,那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