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社区如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复制链接]

1#

社区作为社会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控新冠疫情的主战场之一,应整合所有可利用的人力、场所、物资等资源,组建群防群控的防控工作队伍,认真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实施网格化管理,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才能真正做到把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针对各类风险区域,社区如何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低风险地区社区

1.做好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工作。

2.社区内的聚集性公共场所,需接受体温测量、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人群聚集。

3.社区内办公区域、办事服务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垃圾点、公共厕所、电梯间等重点场所每日进行清洁后消*。加强对社区室内外活动场所和器材设施的日常消*。

4.入境人员及家庭,主动配合社区做好追踪登记,并根据防控要求做好其本人及其相关人员的集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工作。

5.对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如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社区应做好人员接送;如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应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健康监测工作,并协助法定机构送达解除隔离医学观察通知书。

6.对于非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如已持有健康证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满证明,以及防疫健康信息码绿码等),且乘坐“点对点”特定交通工具到达的,可不再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7.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社区居民防范意识。

中高风险地区社区

1.社区封闭式管理。关闭社区内经营性场所和棋牌室、活动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体休闲娱乐场所,管控社区内的单位、营业场所落实限流、停业或缩短、调整营业时间等。依法限制或禁止社区人员和车辆出入,运用防疫健康信息码严格实行社区全员管控,运用公共安全视频联网监控防止人员聚集。

2.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

3.配合专业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环境采样检测等工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第一时间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与确诊、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者,要实行社区干部“一对一”包保,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及时按程序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对返回社区的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落实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

4.设立社区生活物资集中销售(配送)点,协调有资质供应商、大型连锁超市或社区周边超市,做好米面粮油、肉禽蛋奶和水果蔬菜等基本生活物资集中销售(配送)服务,确保社区居民生活物资充足供应。

5.实施针对社区孤寡独居老人、监护缺失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属的关爱照料措施,组织社区服务机构和志愿者做好走访探视、物资配送和生活照料,开展社区居民心理慰藉疏导机制。

居民健康指导

1.保持家庭、楼内等室内场所空气流通。尽可能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员集中的场所,到公共场所或与人交谈时应当佩戴口罩。

2.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当使用纸巾、弯曲手肘窝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咳嗽、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门把手或电梯按钮等)、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用手触碰鼻腔和眼睛。

3.污染的一次性物品(纸巾、口罩、手套等)应当放置在专门的垃圾袋内,绑紧袋口,做到“日产日清”。避免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牙刷、餐具、毛巾等)。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促进所林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