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弹窗广告骚扰何以成常态这里有几种一键屏 [复制链接]

1#

近日,人民日报连续发文,对手机、电脑端应用程序无节制弹窗广告的行为做声讨。

这并不是媒体首次呼吁限制各种应用程序、网站的无节制广告行为。根据“假装是极客”的观察,这种呼声基本每过一两年就会来一次。

结果大家也都看得到,除了几年前出了人命的几次事件,让厂商的无底限广告行为有所收敛外,其它媒体及用户的呼声,在厂商的利益面前几乎完全没有被重视。

甚至不值得一提。

就拿上个月来说,国内安全厂商金山系软件(金山*霸、驱动精灵、猎豹浏览器等)伪造国际安全软件卡巴斯基、AVast、AVG等软件的进程,向用户推送双十一的商家促销广告,就是非常没有底线的卑鄙行为。而事后,金山*霸等软件对他们的用户没有说过任何一句道歉的话。

广告、弹窗为何成为常态?

国内互联网几乎从第一天起,就与“免费”结下了不解之缘。

20年来,网民已经习惯了免费使用互联网的一切服务。不管是新闻、视频、电影、音乐,只要用心,几乎可以免费得到一切想要的内容。

记得几大门户网站刚刚崛起之时,这一免费模式曾经得到传统纸媒的集体抑制,但这种抑制在大趋势面前犹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淹没在“免费”的汪洋大海之中。

厂商免费给自己的用户提供各种内容服务,也就只能以广告或其它增值服务作为赢利点。甚至有的厂商的收入中,广告占比超过90%。

这种“免费”的趋势,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更甚。为了尽快消费竞争对手,此时的资本以“免费”、“补贴”等手法,快速吸引用户,更坐实了用户“免费”使用相关服务的习惯。

以安全领域为例,拉开免费的序幕之后,短期内收获了大量的用户。其它国内安全软件厂商不得不跟进。据“假装是极客”了解,上文提到的金山*霸,在免费之前,年收入在2亿元左右的规模。而为了能继续运营下去,金山*霸只能像那样,以网址大全、浏览器、灰色预装等方式,做流量变现。

视频网站的路数也如出一辙,大量的广告被穿插于影视剧之中,比当年电视台“广告里面插电视剧”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好在现在用户的付费意愿已经越来越强。

以爱奇艺为例,财年总营收为亿元,其中会员收入亿元,广告收入93亿元,占比分别为42.4%和37.2%。

年一季度,爱奇艺营收70亿元,其中会员收入34亿元,广告收入21亿元,占比分别为48.6%和30%。

根据年二季度的财报,爱奇艺营收71亿元,其中会员收入34亿元,广告收入22亿元,占比分别为47.9%和31%。

三季度,爱奇艺总营收达74亿元,会员收入37亿元,广告收入21亿元,占比分别为50%和28.4%。

但即便如此,爱奇艺还是连年亏损的。

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就是爱奇艺VIP会员也要看广告的理由?

不受弹窗广告骚扰,也可以很简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然厂商无情,也就别怪我们无义了。面对如此之多的无良弹窗及广告,有什么解决办法没有?

从宏观角度来说,不再受这类广告的影响,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并能切实执行下去。

另外,养成良好的付费习惯,如果自己用着喜欢的应用,可以考虑付费来免除广告影响。

还有要注意的,不管是在电脑端还是手机端,安装程序时注意别乱点按钮,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装额外的推广软件。

当然,最方便的办法,还是利用第三方软件,屏蔽掉那些软件的弹窗。

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

1、腾讯电脑管家

相对于国内别的全家桶安全软件,腾讯电脑管家的弹窗并不多。在电脑管家全家桶里,有一个“权限雷达”就是用来对付弹窗软件的。

打开权限雷达后,软件会自动扫描系统里各软件的权限情况,并会分别列出弹窗软件、推装软件、自启动软件等。

只要按一下界面上的“一键阻止”。从此再使用电脑时,世界就比较清静了。

2、火绒安全软件

在利益纷争的互联网中,火绒犹如一股清流,获得了很多用户的追捧。

由于资本及利益的关系,国内很多安全软件对一些有利益关联的软件恶意、流氓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但火绒则能从用户角度出发,对这种行为说“不”。

在火绒的安全工具栏里,有一个“弹窗拦截”功能。

启用后,可以彻底解决一些顽固弹窗。

可以看出,整体上火绒能拦截的弹窗更多一些。

3、网页广告拦截

在免费模式下,网页广告也非常凶猛。目前在一些国际知名的浏览器扩展选项里,已经有很多广告拦截插件可以选择。

比如,我们可以比较知名的AdblockPlus,来拦截常见的广告。

4、通过路由等拦截广告

如果有能力的用户,可以通过给路由器刷机等操作,让自己的路由器具体拦截通信中的广告功能。

这个措施只适合硬件发烧友用户,一般人门槛会比较高。

上面介绍了几种屏蔽不良弹窗及广告的办法。总体来说,使用了这种第三方工具之后,就不再受弹窗及广告的骚扰,我们上网和工作的专注程度的会有极大的提升。

但说实话,使用这类工具,只是我们终端用户的无奈之举。

最终的解决办法,还需要顶层从源头来解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