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五月,正式进入夏季了。夏季天气炎热,各类细菌、病*生长繁殖快,蚊虫也相继增多,各类传染病更容易发生传播,同时一些常见于孩子的疾病也在高温的影响下,慢慢滋生传播,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对夏季传染病头疼不已。
医生:遇到问题早些送医
在第医院儿科,科室内的儿童病患随着夏天的到来也有所增多,科室也变得忙碌起来。主治医生邓小蕾告诉记者:“因为这两年疫情的原因,孩子已经习惯于随身佩戴口罩,医院就诊肺炎的孩子明显减少了。而且现在疫苗已经很普及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夏季传染病和一些普通的疾病仍需警惕。”
此外,邓医生还跟记者分享了支气管肺炎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区别、症状和处理方法。邓医生告诉记者,这两种疾病在小朋友群体中算是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初期的症状也都是高烧,支气管肺炎的症状还表现为咳嗽、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则有咽痛等症状。邓医生建议各位家长,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当及时送医治疗。
夏天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有读者问“手足口病是什么,症状是什么,应该如何预防?”面对这个问题,邓医生告诉记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斑丘疹或丘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手足口病终年散发,以夏秋季多见,潜伏期为2-14天,平均3-5天。病初发热、口腔疼痛,可伴轻咳、流涕和咽痛,手足皮起疹子。“一旦发现上述发热、口腔疱疹、咽痛、手足臀部皮疹,立即就医明确是否是该病,注意隔离,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邓医生告诉记者。同时,邓医生还提醒广大学生家长,当孩子诊断为手足口病时,若症状较轻,可居家隔离治疗,休息到症状消失后7天为止,并且要暂停去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广大家长还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被褥和玩具等物品进行晾晒或消*,对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1%-3%漂白水进行消*处理。
学校:多种宣传做好卫生普及
“小朋友们,我们上完厕所后记得洗手哦。”在漳州市一家幼儿园的厕所门口,幼儿园老师对刚上完厕所的小朋友叮嘱着。“洗手有七步法,分别为洗手掌、洗背侧指缝、洗掌侧指缝、洗指背、洗拇指、洗指尖、洗手腕手臂。一共是七个步骤,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学。”在卫生课上,幼儿园老师也是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认真地教小朋友如何洗手。
校医作为学生在校第一道医疗保障,也起着做好个人卫生宣传知识普及的作用。作为漳州市实验小学校医的李医生说,入夏以来到医务室的学生多了不少,其中有的是因为在课间或是体育课上受伤,还有不少是因为高温导致的头晕等症状。除了给他们相应的医疗处理外,李医生还会跟学生普及一些健康知识和卫生知识,比如让孩子注意玩耍时候的安全,注意夏季及时补充水分、勤洗手、勤锻炼之类的知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除了平时的医护工作外,我们还会配合学校联系专业的医护人员来校开讲座,进行健康教育,平时也会给学生做卫生知识普及。及时为孩子提供医疗帮助,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就是我们做校医的职责。”李医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除了在校驻点的校医以外,全市各中小学校也会通过组织班主任班队活动课进行夏季传染病知识的普及,也会通过学校的宣传栏、班级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