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三个盘子关于解决问题的一切
TUhjnbcbe - 2024/3/3 16:41:00

.

一直以来,我们大部分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件事情——解决我们在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如:

如何取得一个好成绩;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如何追到喜欢的异性;

如何拿到心仪的offer;

如何胜任当下的工作;

如何服务好自己的顾客;

如何组建一个幸福的家;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我们每天都被这些问题所包围着,有的问题我们能够解决;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有些问题甚至会终身困扰我们,比如拖延症、早起早睡……

那么解决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到底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模型,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决掉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

我以前觉得是没有的,因为问题太复杂,因果太混乱,根本不可能有一个通用的模型,可以用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我最近改变了这个想法。

虽然问题是五花八门的,背后的因果也是复杂混乱的,但是解决问题的背后却有一套共通的模型。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个通用模型,我认为它其实是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的。

这个模型是什么呢?

我把它总结为三个盘:沙盘——操盘——复盘。

.

01沙盘

——定义问题,洞悉因果,拿出方案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到底需要做些什么?有没有一些必要的步骤?

我敢说,这个问题肯定好多人都没思考过。

大多数人解决问题都是靠经验、靠直觉,直接就拿出一套解决方案,然后去试,试一下发现有用,就沉淀下来;试一下发现没用,再想别的办法。

这种做法看似高效——因为思考的过程确实变少了。但大多数时候,其实并不能给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甚至会一直被这件事所困扰着,一直耗在这个地方。

虽然思考变少了,但是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却更多了。

举个例子,就拿拖延症这件事来说。

相信大部分人都深受拖延症的困扰,但是大部分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他首先会自己想各种办法,比如强行逼迫自己去做,结果往往都是三分钟热情,无法坚持;比如找人监督,在朋友圈发条说说,我要XXX了,请大家监督我;有的甚至直接放弃抵抗了,就一直拖,拖到截止日期,让压力逼迫自己行动,他们的口头禅是“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当他们发现这些办法都不太奏效时,有些人还会再挣扎一下,去知乎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的,直接把别人的解决方案拿来用。

这种做法很不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确实能找到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但大多数时候,也是不太奏效的。因为问题背后的原因太复杂,每个人的情况可能都不太一样,需要因地制宜。

这就是大多数人解决问题的步骤,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直接从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认知中,直觉性地拿出解决方案”,用一个图示来说大概是这样:

一步到位,中间没有别的步骤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根据过去经验(认知),直接一步到位给出解决方案,中间似乎没有别的步骤了。

但中间真的没有别的步骤了吗?

有的,但这需要我们深刻地洞悉“解决方案”的本质是什么。

那么“解决方案”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从因果律的角度来说,解决方案就是因,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的因。

完备的、正确的因正确的果,即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残缺的、错误的因得到错误的果,即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简单来说,解决方案就是因,被解决的问题是果,正确的因正确的果。

这就是解决方案的本质。

所以解决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洞察问题背后的因果,并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需要基于一个大前提——世界是被无数因果所建构起来的。

具体为什么世界是被因果所构建起来的,大家可以去看我的文章《因果律:关于认知、运气、概率和坚持》,这里就不再展开论证了。

但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步骤。

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先定义问题。

即,先搞清楚是不是这个问题。

问题定义清楚之后,才能去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再根据原因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前置性工作,要想得到一套好的解决方案,至少需要经过以下这三个步骤:

定义问题:真正的阻碍是什么?分析原因:寻找问题背后因果。解决方案:根据原因拿出方案。

下面我们一一展开来讲。

一、定义问题

这一步是最被人们所忽视的一步。

很多人问题都还没搞明白,就开始找解决方案。

这很可笑,如果你问题都错了,在错误的问题上找解决方案有什么用呢?这跟灯下找钥匙有什么区别?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男人在街灯下趴着寻找东西。一位路过的警察就问他在找什么。那个男人回答道:“找钥匙。”警官问:“是在这儿丢的吗?”他说:“哦,在公园丢的。”

看到警察很困惑,他急忙解释:“这里的光线要亮得多。”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小故事。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是那个在灯下找钥匙的人。问题都还没有搞清楚是什么问题,就立马跑去寻找解决方案。

想起我前不久辅导过的一个案例:

有个读者问我“如何才能做好时间管理?”

我问他,你平时都做些什么,然后他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结果我们分析后发现,他的问题根本就不是时间问题,而是职业规划问题。

他之所以忙,不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于是盲目地学这学那,做这做那,实际他根本就不需要学那些东西,也不需要做那些事情,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只能瞎忙。

你看,这就是没有提出一个准确的问题,他以为他的问题是时间管理问题,但其实是职业规划问题。

如果他一直在时间管理上找答案,最终就只能找到一个错误的答案,就像那个在灯下找钥匙的男人一样。

所以永远要记住一句话「只有好的问题,才能得到好的答案。因为问题决定了原因,而原因决定了答案」。

正如爱因斯坦智慧地洞察到: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也说过类似的话: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我们学习不是要记住一堆答案,而是要知道答案从哪里来,怎么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为知识海洋再贡献一点增量。——周其仁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呢?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能否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洞察造成这个问题背后的关键阻碍。

找到关键阻碍之后,我们就能根据这些关键阻碍,去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好的问题。

比如早起的关键阻碍是什么?

可能跟早睡有关,可能跟睡眠周期有关,可能跟早起的动机有关……洞悉了这些关键阻碍,你就可以提出更清晰的问题,比如“如何才能早睡?“、“在睡眠周期的哪一段更容易醒来?”……

但比较难搞的是,能否洞察问题背后的关键阻碍,还是要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本身的认知。

认知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二、分析原因

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呢?

就是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洞察出问题背后的原因呢?

这要取决于你对事物背后因果关系的洞察,万事万物都不是毫无根据的。

黑格尔很早就智慧地洞察到了这件事,他说「存在即合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即任何事物的发生,背后必有其原因。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注意:很多杠精喜欢用“存在即合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但其实“存在即合理”的意思不是“存在就是对的”,而是说“存在必有其原因”,这是翻译史上最大的误解之一。

当然,因果律并不是黑格尔提出来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科学家都默认了这件事的存在,他们把因果律作为了研究事物的大前提,否则今天的一切知识都是没有意义的。

今年,三位经济学家就因为其在“因果关系分析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斩获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关于因果律的证明,这里就不再展开讲了,我文章已经证明过了,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移步《因果律:关于认知、运气、概率和坚持》。

懂了这一点之后,其实本质就很清晰了。

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思考事物背后因果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寻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过程。

简而言之,解决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你能够快速而且准确地洞察出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取个名字,姑且就叫做「洞察力」吧。

所谓洞察力,就是快速洞察事物背后因果关系的能力。

《教父》中有一段话:

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教父》

这种一眼就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正是洞察力,即快速看透事物背后因果关系的能力。

这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跟学习力、认知等能力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它就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最需要的能力。

那么洞察力取决于什么呢?如何才能提升洞察力?

从我过去的经验来看,它跟东西有关:

你此刻的认知水平一些重要的思维方式我稍微展开讲一下。

1、认知水平

很多人不知道认知有啥用,甚至觉得读书没用,还不如直接搞钱来得实在。

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洞察。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证明了,教育跟收入是息息相关的。

这点中国的父母做得很棒,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尽可能地支持孩子去上学。

当然,这是经济学家借由实验方法和数据得到的科学结论,其实从逻辑上,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搞钱能力,很大程度上其实要取决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跟你能否准确洞察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是分不开的。

而能否快速、准确地洞察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其实要取决于你的认知水平。

所以,你的认知水平跟你的搞钱能力是分不开的。

那么为什么认知决定了洞察力?

我举个例子:

比如学习这件事,即使你知道了你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记忆方法不好,但是如果你对记忆的本质一无所知,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你不能。

为什么不能?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记忆效率低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不知道是记忆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因为你对记忆这件事缺乏根本性的认知,所以你无法拿出一套好的解决方案。

你看,这就是认知的重要性。如果你想解决你的记忆问题,你就必须对记忆这件事建立足够的认知。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呢?

答案就是学习。

学习,就是能够快速提升认知,进而提升洞察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这种方式是必要的,但是成长速度很慢;一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比如阅读书籍或者请教他人。

这两种都重要,都要有,不可偏废哪一方。

我重点讲讲元学习——的学习,即学习方法。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学习,却很少有人学过如何学习,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事。

如果我们算一笔账的话,假设我们花10个小时学习了一门强大的学习方法,把我们的学习效率提升了10倍(实际有可能更多),再假设我们现在25岁,如果按照80岁来算,我们会有55年的学习时间。

即使我们一年学习小时,三天半学习1小时,×55×(10-1)=小时。

用10小时换来了小时,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了。

说句心里话,学习一下学习方法吧,真的没有坏处。

我们常常在群里说一句话「不要用学习上的勤奋,来掩饰学习方法上的懒惰」。

这一点跟查理·芒格的洞察不谋而合「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

那么我们应该学习哪些学习方法呢?

这里我跟你真诚推荐「模型树」,目前我们已经有几千学员在用这套学习方法学习,如果你去听听他们的反馈,你就会后悔没有早点掌握它。

它几乎融合了所有学习的底层原理,而且还有第一原理等哲科思维在里面,它是一种真正洞察事物因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生的学习方法。

具体,我们有免费课,大家可以去领取学习。

当然,学习方法只是工具,不是目的。有了好的学习方法,你还得拿着它去学习才行。

这里着重提醒一下,不要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学习某个东西。

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地去做主题阅读。

只有这样,你才能深刻洞察事物背后的因果,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认知体系。

以上,就是认知对洞察力的影响,它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学习方法。学习是提升认知的手段,而学习方法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工具。

但光有认知还不够,我们还得有一套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工具。

2、思维方式

我最近一个月最大的成长之一,就是掌握了一套简单而强大的分析事物因果的思维方式。

这套思维方式是什么呢?

就是:

第一原理排列组合结构思维演绎思维2.1找到事物背后的第一原理

首先第一步,根据现有的认知,洞察出这个问题所有的第一因,即第一原理,也即事物的本质。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这个问题的所有原因,而且一定要尽可能找到那个原因,也叫第一因。

为什么要找那个原因呢?

很简单,这样得到的解决方案才足够全面、足够高效。

我举个例子,宇宙法则作用于现实世界,有点类似一棵树,也叫树状结构,一个法则会诞生很多子现象,这些子现象,又推动了更多子子现象。

这形容得非常精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那个道,就是西方哲学里所说的“一”,也叫第一因,第一原理。这个道、这个一,会作用于很多物体,产生无穷无尽的现象。

这类似于决策树,假设一件事情背后的因果关系是这样的(实际可能要复杂得多):

如果我们找到的原因,不是第一因,而是中间因A,或者中间因a,或者中间因1,他们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那么我们最终找出来的原因,就很可能是不全面的。

因此,要想拿出一套最科学的方案,我们尽可能地找到那个起点因,那个第一因,那个第一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穷尽所有的原因。

但值得注意但是,一个问题可能不止一个第一因,它可能有多个第一因,即多个第一原理。

比如一个人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绝对不是某一方面做得好就可以的,它一定要满足多个因素,因为商业的成功是多个第一因推动的,比如战略、组织能力、营销、产品……

只不过行业不同,背后的第一因也有所不同。

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领域,它的因果是复杂的、交织的、繁多的,比如股票市场,如果你做短期,基本上不可能找得出背后的规律,因为因果太多,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可能会影响其他人。

天气也是这样,这样的系统被称之为复杂系统。

所谓复杂系统,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因果,而是因为因果太多、太复杂,基本上无法找出来,因此很难准确预测。

这种情况,我们暂时不做探讨,关于复杂系统,我们到时候专门拿一篇文章来讲。

大家只需要知道,我们生活中,很多都是简单系统,是简单因果,它们的第一因很简单、很少,你是能够通过学习快速掌握的。

比如记忆,这就是一个简单系统,你只要研究清楚了人的大脑,就能立马准确推理出记忆的本质,从而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这是第一步,找到事物背后的第一原理,认知最大的作用,就是在这一步起作用。

2.2排列组合

找到所有的第一原理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排列组合,尽可能穷尽所有情况。

在排列组合里有几种思维很重要:

矩阵思维象限思维坐标轴思维

这个东西并不是每次都用,但我最近发现,有些时候非常好用。

比如我举个我最近的运用例子,上周跟清华的老师在一起分析社群运营的本质,其中涉及到对社群成员需求与类型的洞察。

一个人加入社群可能有很多需求,最终我们定下来两大核心需求「成长」和「社交」。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两种需求,也不是每个人需求的程度都一样,因此就涉及到了排列组合,而且是带程度的排列组合。

最终我们根据一系列的排列组合,拿出了这样的一份结果,我们认为人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类似16型人格。

当然,这个图没有分析完,实际上每一个象限,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通过这个图,你就能快速定义哪些是你的用户,以及你应该给他们解决什么需求。

这就是排列组合思维的强大之处,是我最近比较大的感悟之一,发现很多时候,通过排列组合,能够快速、清晰地分析一件事情。

2.3结构思维

排列组合之后,就需要用到结构思维了。

在结构思维中有两个东西非常重要,一个叫做框架思维,一个叫做金字塔原理。

框架思维:我们需要用一个大框架,把我们需要的几种组合框起来,然后作为起点,去针对性地延伸出解决方案。

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底层大框架。

金字塔原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按照以上统下、分类归组、不重复、不遗漏等原则,去发散所有的知识。

最终,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树状结构。

2.4演绎思维

根据底层大框架,去分别进行演绎推理,给出解决方案。

如此,走完这一步,基本上解决方案就出来了,而且是非常完备的解决方案。

不过,要拿出一套好的解决方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首先第一步,你得准确洞察所有的第一因,而前面说了,这跟你的认知有关。

其次第二步,根据某些思维方式,演绎推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思考深度、烧脑程度,不亚于修建模型树。

建议你们找几个认知同频的人,一起来完成。

比如上面那个图,就是我和微笑,还有清华的两位老师,一起群策群力才推理出来的。

所以,建议你们在解决一些人生大难题的时候,叫上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完成,一起来思考,会很爽。

OK,里面的重要思维方式,我已经给到了你们了,就是上面那些。

尤其是结构思维,或者框架思维,太重要了,大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用起来。

三、拿出方案

那么理论如何到方法,原因如何到方案呢?

这一点,我上面讲思维方式的时候,基本上就讲完了。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用到结构思维和演绎思维。

不过,我们到底是如何根据因果,借由结构思维和演绎思维推理出解决方案的呢?

目前我还没有得到答案,等以后有答案了我再来告诉你们。

另外,得到答案,不只是这一条路,还有一条路——巨人思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学习巨人的方法论。

这点也非常重要,很多时候,由于经验的缺乏,我们可能一下子无法推理出太好的方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去学习别人的方法。

我举个例子,比如“如何写出一个具有爆款潜质的标题?”

即使我告诉你了,一个好的标题,它一定要切中人性,比如趋易避难、急于求成、贪婪、恐惧等等,但即使你知道了这一点,你也很难立马演绎推理出一个好的标题。

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学习。

去看看别人是如何把人性融入到标题里的,比如这个标题《1年拿下15所名校,用对学习方法人生开挂》,这个内容在小红书有21万点赞,20万收藏,实属很牛了。

1年拿下:利用了人性的急于求成15所名校:利用了人性里的贪婪用对学习方法:利用了人性的恐惧人生开挂:利用了人性里的贪婪你就可以模仿它去写,比如我就看到一个这样的标题《北大A4纸背单词法:一小时背个单词》,点赞54万,收藏43万。

北大:利用了人性的贪婪一小时背个单词: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和急于求成……

如果你稍微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那些高赞标题几乎全是这种套路,这个时候,你就慢慢有了感知,就能自由根据人性结合自己的选题去取标题了。

插个小广告:我们正在筹备一个《模型树·写作法》的训练营,希望能帮你们快速打造个人IP,到时候欢迎一起来做自媒体。

当然,对于这类标题,我们不做价值观上的判断。

举这些例子,只是为了向你展示,直接向他人学习方法论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需要掌握事物的底层原理,洞察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从而发现问题背后的第一因;同时也需要直接向他人学习,学习那些已经被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说的: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周其仁

知识就是帮我们用来洞悉因果的那些理论,但洞悉了因果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能拿出一套绝妙的方案,因此,方法也很重要。

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无敌的效果。

如此,走到这一步,基本上我们就能够拿出一套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了。接下来,就可以去执行从而解决问题了。

.

02操盘

所谓操盘,就是执行。

这一块最重要的,就是熟练程度。

一、熟练程度

但熟练程度不是一下子就能练就的,它是大量重复之后的自然结果。

当你对一项行为重复多次,大脑中与之相关的神经元就会慢慢连接到一起,而且越来越粗,直到髓鞘的产生。

髓鞘的产生,能够将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提升10倍之多。

这就是熟能生巧的秘密。

二、微观体感

除了熟练程度还有一个模型,叫做微观体感。

有些事情并非从思考中、从别人那里就能得到的。它还需要你自己在行动中去感受,去建立微观体感。

我举个例子:

比如写作这件事,即使我告诉了你开头有个经典模型,叫做SCQA,而且还给了你案例作为参考,但你在执行的时候,一开始依然会感到无所适从。

你需要慢慢去感受什么是SCQA,你需要多写几遍,才能彻底理解这个东西。

这就叫微观体感。

具体我就不再详细阐述了,感兴趣的可以移步文章《微观体感: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人生还是没有一点改变?》

三、PDCA

除了熟练程度和微观体感,执行的时候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叫做PDCA。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A.Shewhart)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

PDCA本身是用于做质量管理的,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简单来说,就是作出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

后来人们发现,这一模型不仅仅适用于质量管理,它似乎也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不过这里要稍微变一下这个模型。把Plan(计划)部分替换为沙盘里的3个模型:

定义问题分析原因给出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就是PDCA里所说的计划,不过它缺失了“定义问题”和“分析原因”。

而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部分,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操盘部分。

不过,这还没有完。

如果解决方案能一次性成功,我们还需要从成功经历里总结经验,以便于下次使用。

如果解决方案失败了,或者说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还需要从失败里汲取教训,并重复上面的过程。

而这两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复盘。

.

03复盘

如果问题是一次性的。

那么我们只需要从里面复盘获取经验就好了,无须再去重复以上过程。

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复盘的时候,我们到底需要复盘什么?另外,如何才能做一次科学的复盘?

一、需要复盘什么

我认为一次好的复盘,至少需要沉淀以下几个东西。

1、洞悉因果

我们经常说,复盘的时候,不仅要复盘成功的部分,也要复盘失败的部分。

其实这两个说的是一件事——我们需要通过成功和失败,去洞悉做成一件事的因果。

我们不能只复盘成功的部分,因为这容易陷入各种偏差,比如幸存者偏差;也不能只复盘失败的部分,因为成功的部分也能帮我们洞悉因果。

查理·芒格有句名言,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这一辈子只做两件事:一件事情是去发现什么是有效的,然后持续去做。第二件事情是寻找什么是无效的,然后坚决避免。——查理·芒格

你也要这样,通过失败,排除因果;通过成功,找寻正确因果。

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复盘都只提炼方法而不思考因果,最终他就会慢慢变成一个呆板、固化的人。

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说的:

我们学习不是要记住一堆答案,而是要知道答案从哪里来,怎么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并为知识海洋再贡献一点增量。——周其仁

2、提炼方法

除了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洞悉事物的因果,还要从里面提炼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出来。

这是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

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说的「问题比答案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

3、提炼模式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去提炼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些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做事模式。

注意,这里所说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模式,不同于上面所讲的提炼方法,上面所说的提炼方法,指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方法论;而这里所说的思维方式、做事模式指的是一种通用模式。

一种思考任何问题、解决任何问题都会用到的通用模式。

比如第一原理思维,比如结构思维,比如PDCA等等。

二、需要如何复盘

那么我们在复盘的时候应该如何复盘呢?

这里我们可以借用联想的经典复盘框架。

虽然联想现在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但当年的联想可是如日中天,其复盘文化,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这个复盘流程是什么呢?大概就是四个步骤:

回顾目标:回顾当初的目标是什么评估结果:把结果与目标做对比分析原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总结规律:总结规律,提炼方法论你会发现,这个模板跟我们前面讲的“复盘有点像”,其实就是一样的,分析原因,就是复盘背后的因果——成功的因果、失败的因果;同时还要从里面提炼做事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等。

不过我这儿还要加一条:复盘后的结果必须提炼成4个字左右的模型,而且要把它纳入到你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纳入到云笔记之中。

很多人虽然有复盘的习惯,但是却没有把它提炼成模型,更没有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纳入到云笔记之中。

很多人的复盘,更多只是一种流水账,一种伪勤奋。

虽然他一年复盘了上百次,但是这些复盘却都成了一种形式,根本就记不住,复盘了个寂寞。

简而言之,他们没有把前、后的复盘连接起来。

因此,这样的复盘只有短期意义,却没有长期意义。

因此我建议大家:

但凡,必须复盘但凡复盘,必模型但凡模型,必纳入模型树很多人经常问我的复盘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我的复盘方法。

具体原因这里不再展开讲,你只需要照做就行了,到时候你会感谢我的。

OK,以上是关于一次性问题的。

那么如果问题不是一次性的,或者说,需要多次复盘循环才能得以解决呢?

这个时候复盘就能真正发挥它的威力了。

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其实就是「沙盘+操盘+复盘」的循环。

不过我们需要稍微融合简化一下这三个步骤里的所有模型。这里就不再详细分析我的融合简化过程了,直接放最终结果,我称之为“PAPDF”。

P(problem):定义问题A(Analyze):分析原因P(Plan):拿出方案D(Do):执行方案F(Feedback):获得反馈你可以这样记:啪(PA)的一下,PDF就做好了。

从“定义问题→分析原因→拿出方案”,这是第一次沙盘的重要模型。

而“执行方案”,这是第一次执行。

而“获得反馈→定义问题”、“获得反馈→分析原因”、“获得反馈→拿出方案”、“获得反馈→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拿出方案”,这些都是第一次复盘的模型。

稍微解释一下:

当我们执行完方案之后就会获得反馈,不管是及时的反馈还是延迟的反馈,都可能会获得反馈。

一旦获得反馈,我们就需要根据反馈检查问题的解决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或者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我们就需要根据反馈来获得信息,从而再优化解决方案。

不过,反馈不一定是直接用于优化方案,它还可能帮助我们重新定义问题。

有时候,我们执行完一遍方案之后,会突然发现,之前把问题给定义错了,这个时候就要重新定义问题。这种情况实际上常常发生。

除此之外,反馈还能作用于第二步,帮我们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帮我们洞悉事物背后的因果,从而纠正我们之前的错误分析或者是残缺的分析。

除此之外,反馈还能直接作用于解决方案,直接帮我们优化解决方案。

简而言之,执行完方案获得反馈之后,我们需要重新走一遍沙盘的三大步骤“定义问题→分析原因→拿出方案”。

如果第二遍还没有解决,我们还需要走第三遍、第四遍……直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循环才停止。

不过,光有反馈,这还远远不够。

很多时候,反馈的作用主要是告诉我们这个方案不行,需要重走一遍前面的过程。

但具体能不能更深入地、更准确地、更全面地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能不能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还需要知识。

因此,这个过程还需要加入学习。

比如,你发现了你的学习效率很低,你想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你通过上面的步骤,咣咣咣一通猛分析,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结果执行完之后发现学习效率还是很低。

这个时候,你获得的反馈可能只能告诉你这个方法行不通,但是具体如何才能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你还是不知道。

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了,通过学习输入更多信息,从而加深对学习的认知。

如此,才能重新给出一套新的解决方案。

说到底,其实还是认知,一切都离不开认知。

而像PAPDF、PDCA、GRAI(复盘)这些模型,都是帮助我们把认知发挥出来的流程工具而已。

这件事我现在越来越感受深刻,认知才是那个最关键的东西。

很多人说认知没用,只是因为他的认知太肤浅,没有提炼模型,也没有形成体系,更没有主题阅读,只是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这样的认知当然没多大卵用。

真正的认知,是能够帮助我们洞悉事物背后的因果,帮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快速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的。

认知比什么都重要。

正如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所说的:

我最近越来越觉得,其实对事情的认知是最关键的。你对事情的理解,就是你在这件事情上的竞争力,因为理论上,其他生产要素都可以构建。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启发,请帮我点个赞吧,不胜感激。

另外如果想看更多关于思维、认知、学习方面的深度文章,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个盘子关于解决问题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