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咳嗽是婴幼儿非常常见的症状,每每遭遇总是让妈妈心烦意乱,其实,发热、咳嗽都是自身的保护反射,处理得当并不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发热
发热是指口温超过37.5℃或肛温超过38℃。发热有助于身体抵抗感染,是抵抗力健全的表现。发热不是疾病,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感冒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降温的主要目的是使病人减少痛苦,与病情的改善或治疗没有相关性。
症状
发热会引起寒战。当炎症或其他病因使大脑的“温度计”指针上调,身体会相应地产生寒战从而升高体温。当病情好转或服用退烧药使体温下降时,身体便开始出汗从而降温。
诊断
用手触摸身体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发热常常有误差。最准确的测量小儿发热的方法是肛温。四岁以上的孩子如果配合可以用口温的方法来测试。
肛温>38℃或口温>37.5℃是发热。
在家护理
● 如果孩子有低温,没有明显不适感,精神还好,则无须降温。记住降温只能使孩子舒适一些,对病情的改善或治疗没有帮助。
● 如果孩子有高温,明显不适,则需要降温来帮助孩子舒服一些。药物降温为主,物理降温作用不大,而且会使孩子更不舒服,所以尽量不用。药物降温可用美林或泰诺林。
美林剂量:10mg/公斤体重/次,每6~8个小时可服用一次,一天不超过4次。
泰诺林剂量:10~15mg/公斤体重/次,每4~6小时服用一次,一天不超过5次。
美国儿科医学学会强调:药物降温可以使用美林或泰诺林,但不建议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两者,也不建议同时服用含有美林或泰诺林的感冒药,否则有药物中*的危险。
● 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发热使体内的水分过分蒸发,所以需要额外补充液体。若脱水,不仅会使病情加重,而且不易降低体温。
● 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是否有兴趣玩耍,是否烦躁或乏力,是否咳嗽剧烈或有呼吸困难,是否有新出现的皮疹,等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有时比发热更值得重视。
● 不要把孩子包裹得很严或过分保暖。那样不易降温,而且使孩子更不舒服。
以下症状需就医
● 小于3个月的婴儿,肛温大于38℃。
● 大于3个月的婴儿,发热超过2~3天或体温高达39℃。
● 精神状态不好,有病态。
● 烦躁,过分哭闹。
● 持续呕吐或腹泻,有脱水症状。
● 持续或剧烈头疼,脖子僵硬或疼痛。
● 剧烈咳嗽,呼吸困难。
● 揪耳朵,或有其他症状提示孩子有耳痛。
● 出现新的皮疹。
咳嗽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反射,是种使呼吸道有效地清除异物和炎性物质的措施。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咳嗽有痰),也有不同声音和性质的咳嗽,如百日咳、犬吠样咳嗽等。严重的咳嗽不一定都是肺炎,肺炎不一定咳嗽很重。
病因
● 呼吸道感染:如鼻腔、鼻窦、气管、支气管、肺脏的感染,最常见的是病*性感染,如感冒。
● 鼻腔分泌物反流: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等都会引起咳嗽。
● 过敏和哮喘。
● 吸入的空气中有刺激性物质,如:香烟、雾霾、汽车尾气等。
● 体育运动:有哮喘或支气管痉挛的患儿常在运动时引发咳嗽。
● 胃酸反流刺激支气管引起咳嗽。
● 习惯性咳嗽:特点是白天咳,晚上睡着后不咳。
诊断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咳嗽的特点和性质,如:是干咳还是湿咳;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喘息;咳嗽发作的时间、频率和轻重;是否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发热等等来做出诊断。有时需要通过拍胸片和做其它辅助诊断方式来帮助诊断。
治疗
根据病因和诊断,医生会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有时不需要用任何药物,注意观察就可以了。
大于两岁的孩子,如果是由感冒引起的干咳,没有呼吸困难,可以适量服用止咳药缓解症状。因为咳嗽是呼吸道排除分泌物的有效措施,所以湿咳一般不建议使用止咳药。所谓的“化痰药”效果甚微或无效,也不提倡。如果是哮喘引起的咳嗽,则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有时甚至需要激素治疗。
如果咳嗽是由呼吸道感染造成如鼻窦炎、肺炎,则应用抗生素对因治疗。
常见的误解
误解1 严重的咳嗽会转为肺炎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咳得厉害最后会变成肺炎。事实上,肺炎是感冒引起的不常见的并发症,而非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孩子患感冒后会自愈。有些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严重,但孩子精神不错,没有呼吸困难,那么就不太可能会引发肺炎。肺炎是肺部的炎症,若孩子患有肺炎,会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从而表现为呼吸困难。而且,肺泡上的咳嗽感受器较少,所以肺炎患者反而不太咳嗽了。
误解2我的孩子需要咳嗽药来治疗咳嗽
许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会咳成肺炎,所以都倾向于给孩子使用咳嗽药。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需止咳药治疗,也不是所有的治疗都是安全的。
美国儿科医学学会的指南中写道:4岁以下的孩子应禁止使用感冒药包括止咳药,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明感冒药的有效性,相反却会给婴幼儿带来严重的副反应。
所以在面对咳嗽时,明确病因至关重要,然后才是制订治疗方案。有时不予治疗就是最好的治疗。